夏天到了,很多人冰箱里都会常年备着几颗苹果,解渴、清爽、健康,还能当零嘴。
但你有没有想过:苹果虽好,可不是谁、什么时候都适合吃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苹果这点事儿——到底怎么吃、啥时候吃最合适、谁又该少吃点?
一、苹果真的是“万能果”吗?好处别小看!
都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苹果确实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合大多数人群的水果。
第一,苹果富含膳食纤维,通便有一手。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肠道蠕动慢了,吃点苹果能促进排便、预防便秘。苹果中的果胶能在肠道里“拖地板”,带走毒素,帮助排出废物。
第二,维生素C充足,提升免疫力不在话下。
常吃苹果的人,皮肤状态往往比较好,感冒生病也少。这可不是玄学,是苹果里真有“抗氧化”的物质,能帮助身体减轻自由基伤害。
展开剩余82%第三,低热量高饱腹感,减肥党首选。
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热量不到100千卡,咬一口脆生生的,既能压住嘴巴的馋,又不容易长肉,简直就是“嘴巴不老实星人”的救星。
不过,再好的水果也不是“全能无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随便吃!
二、这3类人吃苹果要悠着点,别说没提醒你!
01 脾胃虚寒的朋友:苹果吃多,胃先受罪!
苹果属于寒性水果,清脆爽口没错,但对于本身体质偏寒、容易拉肚子、胃胀胃寒的人来说,吃多了可能会加重不适。
比如早上空腹吃苹果,有些人就会感觉肚子凉、隐隐作痛,那就是脾胃在抗议了。
小贴士:脾胃虚寒的人,可以试试将苹果煮熟或者炖着吃,去寒又养胃,还保留营养,何乐不为?
02 糖尿病患者:天然果糖也不能放飞自我!
很多糖友觉得“苹果甜味适中,不如葡萄、芒果那么高糖”,就放心大胆地吃。但苹果也是水果,果糖、葡萄糖照样不少。
尤其是晚上临睡前吃苹果,可能会让血糖在夜间悄悄升高,影响第二天的血糖监测结果。
小贴士:糖尿病患者可以把苹果分成小块,在两餐之间适量吃,同时注意血糖变化;选择“酸一点、口感偏涩”的苹果种类,含糖量相对低一些。
03 胃酸过多的人:苹果虽好,酸上加酸可就闹心了!
苹果里的有机酸有助消化,但对于本身胃酸多的人来说,吃苹果就像是“火上浇油”。
特别是空腹吃或连续吃几颗,很可能引起反酸、胃痛,胃黏膜又遭殃。
小贴士:这类人吃苹果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再吃,让胃里先有“垫底”,不至于让酸直接刺激胃黏膜。
三、什么时候吃苹果最好?吃对时间营养翻倍!
有人说早上吃水果是金,晚上吃是毒,是真的吗?其实也没那么绝对,但吃苹果也讲究时机。
早上:肠胃启动期,来点苹果唤醒身体
早餐搭配一个苹果,可以让肠胃“动起来”,帮助排便,清清爽爽迎接新一天。
注意:脾胃虚寒的人不建议空腹吃,可以和早餐一起搭配,比如全麦面包+苹果片+鸡蛋,一顿营养又温和。
下午三四点:血糖平稳期,苹果是理想加餐
下午工作累了、肚子咕咕叫,来个苹果刚刚好。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造成血糖大波动,比吃蛋糕饼干健康太多。
晚上:临睡前不建议吃苹果,肠胃和血糖都不买账
苹果虽不是高糖水果,但晚饭后到睡前这段时间,身体进入“能量储存期”,吃进去的东西更容易转化为脂肪。而且苹果富含果酸,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影响睡眠质量。
结论:苹果适合白天吃,特别是上午和下午,夜里就留给梦和枕头吧。
四、苹果怎么吃才不浪费营养?这几点你得知道!
挑对苹果,营养事半功倍
选苹果时,别只看颜值,要学会“看皮识果”:
表皮完整、无斑点、不发软,是新鲜的标志;
表面光滑、颜色自然、无蜡感,才是真正未处理的好苹果。
贴士:苹果表皮有天然果胶和营养,清洗干净后连皮吃更好!
吃苹果前泡一泡,干净又安心
怕农残?简单!将苹果放入淡盐水中浸泡5-10分钟,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果皮的残留就能大大减少啦。
别贪多,每天1~2个就刚刚好
苹果虽好,不可狂吃!每天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最合适,肠胃能消化、营养能吸收,还不至于摄糖过多。
尤其是小孩、老人,吃苹果要细嚼慢咽,别整块吞,避免呛咳或消化不良。
五、吃腻了生苹果?换个花样试试这几种做法!
苹果除了直接啃,还能有很多美味健康的打开方式——不放糖也能甜!
苹果煮水:润肠又暖胃,秋冬更适合
将苹果去核切块,加几片生姜或红枣,一起炖煮20分钟,口感微甜,适合脾胃虚寒、容易怕冷的人群。
苹果燕麦粥:早餐一碗,饱腹到中午
苹果丁、燕麦、牛奶一煮,香气扑鼻,吃了不涨肚,适合早上没时间做饭的上班族。
苹果肉桂烤片:低糖甜品,孩子也爱吃
切成薄片,撒上少许肉桂粉,用空气炸锅或烤箱烘干,香脆又健康,不加糖也能甜到心里。
六、总结一下:苹果虽好,吃对才是真健康!
总的来说,苹果是个好东西,能润肠、抗氧化、护血管,适合大多数人群。
但记住下面这几点,就能吃得更安心:
脾胃虚寒、糖尿病、胃酸过多的人,注意方式或少吃;
苹果适合上午或下午吃,避免睡前食用;
每日一到两个苹果足够,挑新鲜、清洗干净再吃;
偶尔换着法子吃,营养口味双丰收。
你平时喜欢怎么吃苹果?煮的?拌的?还是直接啃?留言聊聊吧,看看谁的吃法最有创意!
发布于:福建省杠杆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