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据英国《卫报》网站7月21日报道,无论是考试、坐飞机还是体检,有些人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另一些人则为灾难做好准备。
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乐观者在思考未来情景时有相似的大脑活动模式。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日本神户大学的柳泽邦昭说:“乐观主义者似乎使用某种共同的神经框架来组织对未来的想法,这可能反映他们相似的心理处理方式,而非完全相同的想法。”
他说,上述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先前的研究结果,即乐观主义者往往在社交上更加成功。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他们社交成功的基础可能在于这种共同的现实,”他补充说,“关键不仅在于他们有积极的心态,而在于他们的大脑实际上处于同一波长,这可能促成一种更深层更直观的联系。”
柳泽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指出,他们要求87名参与者完成一份问卷,以揭示他们的乐观程度。
每位参与者都接受脑部核磁共振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他们被要求想象各种可能发生的未来生活事件,有些是积极的,例如进行一次“史诗般的环球旅行”;另一些则是中性或消极的,例如被解雇。其中一部分参与者被要求想象与死亡相关的场景。
展开剩余63%研究小组发现,更为乐观的参与者有一个脑部区域的活动模式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这个区域跟未来导向的思维相关,被称作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
柳泽说,一种可能性是,悲观主义者更为多样化的大脑活动体现出他们在思考负面情景时更加多样化的担忧。
不过,他说,另一种可能性是,乐观主义者在一个社会认可的目标框架内看待未来,而悲观主义者可能会由于个人原因感到与这些目标脱节,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对未来的看法都各不同。
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与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不谋而合:“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研究团队写道:“基于这一原则,我们认为乐观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不那么乐观的人对未来的想象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乐观主义者的MPFC大脑活动模式对积极和消极的未来事件表现出更明显的差异。
柳泽说:“他们更擅长区分好与坏,这可能有助于他们保持韧性。”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莉萨·博尔托洛蒂教授(未参与这项研究)说,这项研究表明,乐观主义者对未来消极事件的描述不如对积极事件的描述生动具体,意味着这些潜在情景对他们影响较小。
她补充说:“这些发现可能表明,乐观并不等同于某种非理性或扭曲现实,因为它改变的不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是这些事物如何影响我们。”
博尔托洛蒂说,如果我们对挑战毫无准备而仅仅假设事情不会出现问题,那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当乐观态度激励我们追求目标时,就会产生效果。
她说:“详细设想一个可行而理想的积极结果,会让我们珍视它并为之努力,最终使我们更有可能实现这个结果。”(编译/赵菲菲)
一块保存完好的人脑(美联社资料图片)
发布于:北京市杠杆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