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81载的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亲笔信在中国首次公开! 8月21日,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的“穗同心·我和祖国有个约会”侨界故事分享会暨“万里同心”华侨抗战专题展活动上,这封致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克尔中尉的英文信揭开面纱。克尔中尉之子戴维·克尔、曾生之子曾德平、送信人黄作梅侄女黄文庄等后人与近百位东江纵队指战员后人,在活动现场共同见证这段跨越时空的珍贵情谊。记载克尔1944年被东江纵队营救过程的战地日记——《克尔日记》中文简体版也于同日首发。
东纵后人再聚首续写飞虎情缘
活动现场,一封尘封81年的珍贵信件——归侨将军、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写给被营救的美国飞虎队唐纳德·克尔中尉的英文亲笔信首度公开。
信中写道:“亲爱的唐纳德·克尔,非常高兴得到蔡国梁队长报告:他们已成功将你从我们共同敌人(日本法西斯)的围捕中胜利安全护送,抵达东江纵队总部。我借此机会,对你的勇敢表示尊重和赞赏。也对你的负伤表示遗憾。此刻我正急切希望早日与你见面,并安排黄作梅先生热情招待你。我希望几天后见面时你已康复。此致敬礼!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 1944年3月1日。”字里行间饱含深厚战友情谊,成为抗战时期中美人民并肩作战的生动见证。
1944年2月,克尔中尉在香港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击落,跳伞负伤,在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队员的冒死营救下成功脱险。曾生司令员正是在得知克尔安全抵达东江纵队总部后写下了这封信。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写信人曾生、收信人唐纳德·克尔、送信人黄作梅三方的后人齐聚广州,共同解读这封意义非凡的信件,追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这段情缘并未因时间而褪色。2008年,克尔中尉之子戴维·克尔带着父亲的战时日记来华致谢,并委托东纵后人翻译出版。经过多年史料考证、实地走访,《克尔日记》中文繁体版于2015年在香港发行,以第一视角记录了克尔27天的逃生历程,填补了相关历史空白。时隔10年,《克尔日记》中文简体版在广州正式首发。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秘书长黄文庄表示,简体版在繁体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删减了英文手稿,新增了后期考证的三条营救线路遗漏的遗址,补充了更多史料,旨在让后人更深入细致了解这段历史。曾生之子曾德平表示,研究和宣传东纵历史是东纵后人的责任,特别感谢戴维一家整理日记并来华寻访,保存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东江纵队营救克尔的故事,是中美人民联合抗击日本、反法西斯,在血与火中凝结深厚友谊的缩影。据统计,飞虎队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遇险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数千名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了生命。这份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的深厚情谊,将在后代传承中永志不忘。
归侨后人追忆父辈抗战故事
故事分享会现场,抗日名将庄田之子庄祝胜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罗汝澄之子罗凯明共同追忆父母的抗战故事。
庄田祖籍海南万宁,青年时期为谋生远赴南洋,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学习,学成归国参加长征,并返琼指导抗日斗争。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庄田指挥部队开展游击战,机动有效地打击日军,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从普通华侨工人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庄田将军以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为保卫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罗汝澄之子罗凯明,则深情讲述“香港抗日一家人”的故事。位于香港沙头角的罗家大屋,曾是抗战期间港九大队的交通站。从这个大屋走出的罗雨中、罗汝澄、罗欧锋、罗许月及其配偶等11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港抗日斗争,是公认的“香港抗日第一家”。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同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派出武工队挺进香港。12月10日凌晨,罗汝澄带领武工队进驻沙头角,罗家大屋成为武工队在香港的首个落脚点。1942年2月3日,港九大队在香港西贡正式宣告成立。战火淬炼中,罗家四姐弟成为港九大队骨干。罗许月曾担任港九大队大队部交通站站长;罗雨中曾任沿海税收站站长;罗汝澄曾任西贡中队和沙头角中队中队长、港九大队副大队长;罗欧锋曾任海上中队中队长。抗战期间,罗氏一家参与了指挥作战、民运、后勤、情报交通、医疗工作、营救盟军等抗日游击活动,为香港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罗家大屋已被改建为香港首个抗战纪念馆——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罗凯明表示,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有助于让更多香港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是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
据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州华侨博物馆、广州《华声》杂志社、广州新闻电台联合推出“父辈的故事”归国华侨抗战事迹口述史,系统挖掘华南地区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抗战归侨英雄子女口述史料,通过纪录片、文章、书籍等多种形式保存珍贵历史,让更多人铭记归国华侨抗战的英勇事迹。
海外华侨抗战专题展讲述赤子功勋
“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正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展出。一件件展品的背后,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华侨赤子情。
“香港抗日一家人”抗战照片集静静陈列,凝固了香港同胞与祖国血脉相连、并肩作战的坚定身影和不屈信念;卢达元、李辉的结婚照,诉说着这对华侨伉俪因革命理想结缘,辗转千里奔赴延安,用半生岁月书写烽火中“有国才有家”的赤子传奇;1941年《Chee Lai(起来)》黑胶唱片的旋律至今仍在回响,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
据悉,本次展览深度挖掘并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大量海外侨团原始文献,通过侨乡视角,讲述华侨以人力、物力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与世界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人士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故事,凸显了海外华侨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地位,旨在弘扬华侨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广州华侨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黑河旅俄华侨博物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承办,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协办。
南方+记者 郑慧梓
通讯员 穗同心宣
杠杆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